您所在的位置:
南平频道
> 正文
政和“三门后”古村:千年书香满石门
www.fjsen.com 2013-11-06 07:18 来源:闽北日报
我来说两句
古门楼
书香门第
尽管时近千载,但石门自古文风兴盛,文化元素丰富,文化底蕴深厚,可谓人杰地灵,代有俊才。
从宋至清,朝廷命官就达五十六人,这在当时的闽北是少有的。其中出现哥俩一文一武高中、一门三代连登第的荣光。宋代陈朝老祖父陈伯弓为五举主簿,父亲陈颐为宋代举人、官至江西吉水县丞,陈朝老自己为宋代著名太学生,其胞弟陈蟠老为武举大夫,其五世孙陈松史为宋代进士、官至刺史;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陈六韬、陈春旸、陈春暄、陈琳、陈嘉瑛等功名者都从这里走出。眼前金鸡岭7号人家正厅正堂仍高悬清道光陈春旸“集禄堂”匾额;金鸡岭8号后裔珍藏清嘉庆陈世昌“文魁”匾额,正堂原悬挂木雕金粉对联:行仁义事存忠孝心,读圣贤书立休齐志;祠堂弄18号人家保藏清光绪余宪章“文魁”匾等等。新中国以来,石门又有一批优秀子弟从这里走出,尤其是改革开放后,屡屡有学子“金榜题名”,走出数百位各类人才,分布在全国各地从政、从商、从军、从教、从医等,他们共同谱写石门灿烂文明史,为家乡续添光彩。
值得一书的是:忠直敢谏、三诏不仕之气节而流芳千古的陈朝老。他七岁能吟“拥炉莫言冷,世间行路难”赋雪诗,弱冠入太学,曾三次向皇帝上书。尤其是宋徽宗大观三年,陈朝老联合陈东等诸太学生上书痛诉蔡京、童贯、李彦等六奸臣14条罪恶而被权贵贬,后回故里。宋高宗帝念其贤名,重其气节,三下诏书,召其入朝,然他不与奸佞同朝。高宗帝只好作罢,并赐白马金鞍和紫磨金八十两,故有“三诏先生”之美誉。陈朝老隐居故里二十年,教化子弟,培养人才,深受爱戴。有《吾亦爱吾庐诗集》《陈征君集》等文集达百卷。晚年修石门首部《陈氏族谱》并作序。
相关新闻>>
- 2013-10-24上杭太拔院田古村:舒婷来此插队写诗(组图)
- 2013-09-17新罗明珠:穿越历史烟云的美丽竹贯
- 2012-11-27杜鹃园:魁城印象(散文)
- 2012-02-20广州800年古村面临改造 13座明清祠堂或被保护性拆除
- 2011-11-10广州杨箕村改造停滞一年 上千村民要求回迁(图)
- 2011-07-19百余中国古城古镇古村将集中向世界展示
相关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