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东南网 > 南平频道 > 南平民生 > 正文

邬龄基:32载执教路 风雨不改读书声

2013-09-10 16:07:17  来源:闽北日报  责任编辑:陈颖   我来说两句
分享到:

原标题:32年的山村坚守源自忠诚——建阳市新峰村教师邬龄基的平凡人生

□本报记者 林志明 通讯员 王柳珍 杨成生

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——

清晨,杨梅岭上,薄雾迷蒙。幽静的校园里,翠竹森森,一个中年男子手执扫帚,清扫着一夜的落叶。远望,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在山径上蹦蹦跳跳而来;身后,简陋的教室前,一面五星红旗在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……

这幅画的主人公,叫邬龄基——建阳市黄坑镇新峰教学点唯一的老师。

32年,这个清新的画面重播了1万多天;

32年,孩子们一拨又一拨地走出了大山,年轻的老师却在守望中染白了青丝;

32年,风声雨声读书声,一人一校,承载着多少的爱和梦想……

“如果我走了,谁给孩子们上课?”

1982年,18岁的邬龄基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,当新峰村的老书记问他想不想当代课教师时,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
学校距离邬龄基家有3公里的山路,道窄路弯。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,邬龄基卷了铺盖住到了学校。

新峰教学点坐落在杨梅岭上,杨梅岭的风光很美,美得可以让初来乍到者心醉。可是,寂静的山村,还是时常会让曾经年轻的、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心灵体会到深深的寂寞。邬龄基说,在只有蛙声狗吠的山村的夜晚,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有难言的孤独。

30多年来,村外的世界日新月异。村里当年像邬龄基一样年纪的人,一批又一批地走出了山区。邬龄基是同龄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,他完全可以到外边去闯荡一番,但自打手执教鞭,走上讲台起,他就再也难离这方水土。

2000年,在福清政府部门工作的妹夫帮邬龄基找了一份活儿,一个月可以赚近3000元,这对收入不到千元的他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,妻子听了也动员他停薪留职出去打工。

“如果我走了,谁给孩子们上课?” 邬龄基平静地告诉妻子:“我不能走。以前是孩子们不能没有我,现在,我也离不开孩子们了!”

32年,杜鹃花开花谢,燕子飞去飞回。邬龄基像一棵老松默默地选择了坚守,同时也选择了清贫。

一年又一年,周围的很多人生活有了很大变化,而对邬龄基来说,他自己的生活依然在原来的轨迹上周而复始,32个春夏秋冬里,教过的孩子一天天长大,一拨接一拨地走出大山。

长期繁重的工作,让邬龄基患上了多种病痛。“血液生化指标中,有9项超标。”妻子卢美文对此不无忧虑。

“邬老师,假如你病倒了不能教书了,学生们怎么办?”记者问。他沉默了很久才回答:“学校没有人来代课,孩子就没有着落了。我鼓励自己不要得大病。一些感冒咳嗽类的小病痛,自己找些药吃,实在扛不住了,放学后再到镇里卫生院看看。”

邬龄基的心里也有愧疚的地方,“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家人”。因为长期住校,无暇照顾女儿读书,孩子只考上一所中专学校,毕业后到了江苏打工,而妻子当过几年代课老师,现在镇里的竹制品厂打工。“我没有能力帮她们安排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。”


“他是老师,也是保姆,更是朋友”

一所学校,一位教师。

9月1日,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,新峰教学点设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班,共有7名学生。邬龄基采用“复式班”教学,讲完一年级的内容,又“转回”二年级的课堂,几堂课下来,额上满是汗水。

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,这像是“弹钢琴”,“在一节课上教一、二年级,就像在不同音阶的琴键上弹奏,要做到忙而不乱,很见功夫呢。”

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学校开设了应开的所有教学科目,邬龄基一个人担任了所有课程的教学。他平日备课充分认真,学生们都喜欢他的课。虽然这里只有一张黑板,一根教鞭,但经过邬龄基辛苦努力和苦心钻研,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茅。

一二年级的孩子,年龄小,自理能力较差,邬龄基每天早早起床为孩子们烧好开水,中午放学铃声一响,他又迅速地冲进厨房,为离家较远的学生热饭,吃完午饭后又得把锅碗瓢盆收拾干净。每当孩子们午休时,邬龄基却只能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稍作休息,不敢懈怠,以防止好动的孩子偷跑出去玩耍而发生意外。傍晚放学了,他要把远路的孩子送回家。遇到家长没在家,他就陪孩子做作业,直到家长回来。

住在学校边上的村民徐玉仔清楚地记得,一次,她看见一位孩子闹肚子,邬老师帮孩子换下脏了的衣服,又骑车送孩子上医院看病。“邬老师对待学生,比父母还亲。”

课间休息时, 邬龄基一改上课的认真劲,和孩子们打闹成一团,活像调皮的“孩子王”。他和孩子们一起“跳房子”,一起“跑跑抓”,还当起“老母鸡”,阻挡“老鹰”叼“小鸡”……师生们唱着、跑着、跳着,小小的校园里,洋溢着童真和欢乐。

“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,他们特别需要大人疼爱。”邬龄基说:“孩子的欢笑是我快乐的源泉。”

“他是老师,也是保姆,还是孩子们的好朋友。”说起邬龄基,邬老师曾经的学生、现任新峰村主任蓝元高格外动情:“好人哪!”

早些年,邬龄基做代课教师,工资很低,但他经常贴补班上困难的孩子,帮他们购买课本等学习用品,鼓励学生克服困难,坚持入学。一些住校的孩子,家里带来的菜吃完了,邬老师总是会多买些菜煮好分给他们。

1997年,村民陈林的儿子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建阳二中,因为交不起学费,打算放弃。邬龄基得知消息后,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,并且帮他争取到村里的助学贷款。后来,陈林的孩子考上了福建农林大学并参加了工作。如今,只要逢年过节回到家,这个孩子都会去拜访邬老师,他常说,没有邬老师的关心,就没有自己的今天。


“守望山村,是为播下知识的火种!”

人的平凡常常蕴含着伟大,人的价值常常体现在坚持信仰。

邬龄基知道,孩子是大山里的希望,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。由于种种原因,个别孩子辍学了,他翻山越岭,挨家挨户去动员村民们送孩子上学。一趟,两趟,三趟……邬龄基的坚持感动了村民们,辍学的孩子回校了。32年来,他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流失。

刚参加工作时,作为一名代课教师,只有高中文凭的邬龄基总感到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不够扎实,于是,他节衣缩食,省吃俭用,坚持参加了南平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学习,1995年取得了中师文凭,同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,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。

“参加工作30多年,邬老师没缺过一天课。”黄坑镇中心校校长徐如满说,“这么多年了,新峰教学点的学生及格率、合格率和优生率都是100%。孩子交给邬老师,村民们都说放心!”

邬龄基的职称至今还是“小学一级”,与他同等资历的老师早都是“小学高级”了,工资相差了一大截。

“职称评定前的集中培训,我抽不出时间。如果我离岗培训,孩子们就不能上学了。这,我不忍心。”在个人利益和山村孩子的天平上,邬龄基总是选择学生。

平日里,邬龄基话语不多,但一开口,句句不离“学生”、“孩子”。尤其是一见到满脸稚气的孩子,他的眼里就立即溢满温情、喜悦。他说自己从骨子里爱孩子,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,32年,他失去了很多,但得到的更多。

“30多年了,邬龄基老师从来没有因个人原因向学校和组织提过任何要求。他心中只有学生,没有自己。”黄坑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毛秀华这样评价道。

邬龄基获得了山乡群众的广泛认可。去年,他被授予“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”称号,目前,又参加了“福建最美教师”和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的评选。

邬龄基说自己的每一天都很简单——接送孩子,上课,为孩子热午餐……没有壮举;他走过的32年很平凡——实在想不起生活中发生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……

“就像我的名字一样,我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,传播知识的火种,做承载乡村学龄儿童希望的基石。”邬龄基说,“我还有11年才退休,如果山村需要,我还能坚守11年。”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心情版
更多>>视频现场